二战时苏联给人的第一印象,毫无疑问就是个巨无霸。苏联依仗着极其深厚的战略纵深和浩瀚的人民战争,最终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。扭转战局的苏联人,立马将骨子里的野蛮释放出来,一路碾压到敌人首都柏林。苏联赢得战争期货配资配资,大多都依仗规模庞大的军队和强大的火力,而且经常以更多的伤亡换取胜利,因此作为二战舞台上主要国家之一,苏联给人的印象里,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“作战技术流”的国家。
其实,苏联战时也不缺乏对先进战术的大胆尝试,比如苏联的伞兵就优于当时其他几个欧洲国家。经过一战洗礼的欧洲各国开始经历武器和战术上由守转攻的过渡,许多新的兵种从中诞生,伞兵就是其中之一。1927年,苏军在平定中亚西亚地区叛乱的战争中使用了空投部队,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将伞兵运用在实战中。不过严格地说,二战时的伞兵和如今伞兵并不是等同的。二战时的伞兵更像是如今的特种部队,因为虽然特种部队理论上在二战时就开始初现,但当真正意义上拥有特种部队的国家只有英国(SAS特种部队),德国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才组建起特种部队,在战场上的应用有限。因此,伞兵更多地被当做特种部队使用;伞兵相比传统军种的士兵,享有的待遇和薪酬都比较高。
展开剩余70%不过,伞兵在二战时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,即便是将伞兵最早应用在实战中的苏联。1943年,苏联与德国陷入第聂伯河战役最胶着的阶段。为了抢在德军之前攻下第聂伯河,苏军指挥官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看家法宝——空降兵。客观地说期货配资配资,苏联的空降兵的确比德国强大。1941年,德军高层曾策划利用伞兵对克里特岛发动突袭的行动,最后却遭遇惨败。这场失败直接导致希特勒开始谨慎地在战场上使用伞兵,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伞兵的发展。
1943年8月11日,希特勒下达了关于加速构筑战略防御地区的命令,然而此时的苏军通过强有力的进攻,在基辅南方约80公里处的布克林地区西边构建了一处纵深6公里的桥头堡。为了守住这个意义重大的据点,苏军指挥官决定投入3个伞兵旅的兵力对德军发动袭击。要知道,参与进攻的部队番号中带着“近卫”二字,这意味着这些军队直接由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指挥,堪称精锐中的精锐。不过按照计划要求,这些士兵只装备了轻武器。
在进攻发动前夕,战局对苏联来说还是相当有利的。此时的德军尚未布置好防线,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只能从仅存的几处桥梁渡河,极大地影响了部队部署效率。不过苏联方面则更加尴尬,为了防止袭击计划泄露,苏军指挥部决定对计划严格保密。不过其程度实在是有点过分了,指挥官们决定将重要的命令在行动前一分钟才下达。
因此,参与作战的苏军部队中,只有一小部分做好了战斗准备。要命的是,9月22日,苏军指挥官决定将计划推迟一天,以期使所有部队都能提前准备完毕。然而,这样做导致整个计划都被打乱了,不仅作战时间前后冲突,甚至有一半的部队因此不知道到底该何时行动。
9月24日,天黑以后,苏军出动规模庞大的运输机部队,将伞兵部队运往计划中的降落地点。然而,这些部队的总人数也就只有4500人,还不到原计划的一半。有趣的是,由于计划的改变,苏军方面并不知道德军部署的变化。因此,有些部队的投放点正好就在德军的阵地内,有些士兵甚至在落地后都不知道该干什么,直接往树林里逃跑;甚至有的士兵被投放进河里,被迅猛的河水冲走。最终,参与行动的部队损失惨重,超过半数的士兵死亡。
客观地说,苏联这次伞兵突袭战术,实际上是非常巧妙的。但是由于计划漏洞实在是太多,计划执行太过仓促,导致这次行动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一出闹剧。负责组织防御的德军指挥官瓦尔特·内林将军称,这次进攻连业余水平都算不上。苏联高层也直到丢脸,想方设法试图将该行动从苏军的战争史上摸去。这场闹剧作为苏联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行动,同样也作为苏联空降兵在苏德战争中的绝唱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配资代理平台_炒股配资软件平台_炒股配资合法网站观点